
4年4次搬迁4次改名流浪者队来了浙江江西何处为家
在中国职业足球的版图上,一支球队的漂泊史折射出中小俱乐部生存的艰难。这支被称为流浪者队的队伍,在短短4年内经历了4次搬迁和4次更名,从浙江到江西,始终未能找到真正的归宿。
2019年,这支球队以浙江毅腾轻纺城队的名义征战中乙联赛。作为绍兴柯桥区引进的职业球队,当地曾对其寄予厚望。然而由于主场设施未达标准,球队在2020年被迫迁往湖州,更名为湖州吴越钱唐。这次搬迁开启了球队的流浪序幕。
2021赛季,球队再度更名绍兴柯桥越甲,试图回归发源地。但受疫情影响,主场迟迟未能落地,最终选择江西瑞昌作为临时主场。连续的迁徙严重影响了球队稳定性,球员更迭频繁,成绩始终在中乙中下游徘徊。
2023年,球队迎来第四次变身,注册地改为江西九江,队名定为江西黑马青年。这个充满希望的名称背后,却是主场设在瑞昌、训练基地在福建的尴尬现实。球迷戏称其为中国足坛流浪者,更有媒体统计发现,这支球队已创下四年更换四座城市、四个名称的纪录。
职业足球需要扎根社区,需要稳定的球迷基础。但现实中,许多中小俱乐部为生存不断迁徙。浙江和江西两地的足球管理部门都曾表示支持,但缺乏具体政策落地。当球队在瑞昌体育场迎来数百名观众时,看台上挂着浙江和江西两地球迷的混杂交织的助威横幅,成为这支无根球队最真实的写照。
中国足协推行俱乐部中性名政策后,球队命名不再体现股东背景,这本有利于培养属地认同。但流浪者队的案例表明,比名称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属地化运营。当一支球队每年都在更换主场城市,又如何要求球迷建立情感联结?
新赛季中乙联赛即将开打,这支球队再度传出可能搬迁的消息。浙江还是江西,或者另一个全新的城市?在职业足球的寒冬里,流浪者的故事或许还会继续。但值得思考的是,我们是否正在用急功近利的搬迁,透支中国足球本就脆弱的根基。
足球需要家,需要传承。当一支球队成为名副其实的流浪者,伤害的不仅是俱乐部自身,更是两地足球生态和球迷感情。在探索中国足球发展道路时,如何让俱乐部真正扎根,或许比追求短期成绩更值得关注。
